熊蜂物种的 4 个主要生物地理区:华南、华北-东北地区(华北)、蒙古高原及其周围山脉(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山脉(青藏高原)。
Naeem, M. et al.(2020)
中国网格单元之间的熊蜂物种丰富度差异很大。丰富度值最高的地区是华中地区,43种,位于青藏高原东部边缘向黄土高原、秦岭和四川盆地的过渡带。
根据 2002 年至 2019 年间收集的大黄蜂记录,记录了 125 种熊蜂物种的 1851 个地点的分布,这些地点覆盖着中国大陆 3° 经度× 3° 纬度的网格单元。
中国大陆地图显示了中国熊蜂的物种丰富度,基于 3° × 3° 网格单元的物种数量记录。数字表示每个网格单元的熊蜂种类数量。
31-37°N,102-108°E
参考
Naeem, M. et al. Diagnostic indicators of wild pollinators for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in long-term conservation.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708, 135231 (2020).
#Д.В.潘菲洛夫, 李丽英. 中国熊蜂(Bombus)的分布 [J]. 地理学报, 1957, 23(3): 221-239
在中国北部地区,海拔1000-1999米处记录的熊蜂个体数量最多,海拔2000-2999米处记录的物种数量最多,而海拔4000-4011米处物种/个体比例最高。
Species richness
虽然熊蜂在中国北方地区广泛分布,但物种丰富度差异很大。在甘肃省西北部的干旱山区、内蒙古北部的荒漠地区和中部半荒漠地区以及河北平原的农田中没有发现熊蜂。相比之下,在青藏高原草甸和华北的许多山地森林中,每个网格单元的物种数量通常超过10种。
North China
records of bumblebees collected between 2005-2012
species richness
共有49个科的337种植物被记录为中国北方熊蜂的食用植物。**菊科(74)、豆科(41)、唇形科(40)、蔷薇科(25)和毛茛科(17)**是记录熊蜂访问的植物物种总数最多的5个科,占中国北方地区访问的337种物种的58%。这种丰度与河北地区和甘肃省的植物非常相似,可能是这些科的植物比该地区的其他科植物更常见。就像在新北极、西古北和喜马拉雅地区一样,大多数物种的蜂王和工蜂都在豆科上觅食,而雄性则经常在菊科上觅食。相比之下,苋科、香脂科、秋海棠科、紫葳科、榭花科、楠葳科、榭花科、杜鹃花科、绣球科、百合科、亚麻科、樟科、木犀科、木穗科、石蜡科、柽柳科、百里香科、桉树科、漬草科和马鞭草科都只记录了一种食用植物物种,这22个科的物种仅占总数的6.5%(其他22个科记录了2-14种食用植物物种)。
An,J.et al. The bumblebees of North China (Apidae, Bombus Latreille). Zootaxa 3830, (2014).